字号:

央视记录片《逐梦山水》展示中国电建在非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来源:东南非区域总部 日期:2025-08-25 作者:张千千 字数:1143

8月24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CCTV-10)播出了《逐梦山水》纪录片第七集《山河蝶变》。视频从中国电建东南非区域总部工程师朱永龙的视角切入,以3分钟左右的时长介绍了中国电建承建的卡鲁玛水电站项目。《逐梦山水》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自然资源部,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倾力打造的精品力作。

在卡鲁玛水电站项目建设过程中,中国电建发挥“懂水熟电”优势,充分践行“两山”理念,以专业技术和绿色施工守护好乌干达人民的绿水青山,为乌干达人民带去了源源不断的清洁电力,实现了项目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良好融合,生动展现了“两山”理念在非洲大地落地开花的美好画面。

卡鲁玛水电站项目位于卡鲁玛野生动物保护区,毗邻穆奇森瀑布国家公园,该地区是乌干达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项目从设计到实施,都充分考虑了对当地自然生态的保护。在设计伊始,中乌团队就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首要考量,将发电厂房布置在地下80米深的洞室中,大大减少地表扰动,水流经过发电厂房后,再经地下尾水隧洞重新流入河中。项目建立了完善的濒危物种保护机制,为非洲象、鳄鱼、珍稀鸟类等濒危动物提供了安全的栖息之地。进场道路也充分考虑了大象等动物的迁徙需求,做了多种适应性改进,便利动物通过。项目还设计了适应多种鱼类的专用通道,便利河中鱼类洄游,维护河体原有的生态稳定。

项目实施过程中,在现场设立“保护红线”,采用草皮喷播和原土回填技术恢复植被、进行生态修复;持续完善环评机制、加强社区沟通,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主动接受乌干达环保部门监督,定期提交生态监测报告,并主动与当地社区开展环保共建与合作,树立了中国企业负责任的国际形象。

从前的卡鲁玛只是一个几十人的小村庄,随着工程建设的推进,项目直接创造的大量就业岗位带动了周边商业的发展。如今,卡鲁玛已经发展成为当地的繁荣城镇,常住人口已达上千人。项目投产后年供电40亿千瓦时,将乌干达全国发电量提升了50%,可节约原煤约13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48万吨。项目不仅为乌干达千家万户提供了可负担的电力,还为其最具活力的工业区供电,促进国家绿色经济转型。同时,卡鲁玛水电站还将助力“非洲明珠”乌干达成为区域电力供应枢纽,为乌干达乃至东非地区贡献可持续的清洁能源。

作为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电建深度参与了非洲能源电力、水利水务、城市基础设施等众多领域工程项目的实施。在国际业务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中国电建将“两山”理念的丰富内涵融入企业经营全过程,致力于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乌干达卡鲁玛项目正是这一理念在非洲大地的生动实践。未来,中国电建将继续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积极发挥自身在清洁能源、绿色施工等方面的专业优势,为非洲国家可持续绿色发展贡献电建力量!


80bed497514c8b1b7a8bf714f61d013f_origin(1).png


d50b75fa5f6d1f92915a38072b103737_origi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