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一带一路故事】一片丹心烹光明

来源:东南非区域总部 日期:2019-06-19 作者: 字数:2630

“在赞比亚当地语中,特蕾莎寓意丰收季节硕果累累,哈琦瓦表示人生道路无限荣光。” 特蕾莎·哈琦瓦,这个承载希望和寄托的名字,属于这个齐刘海的赞比亚女孩。

特蕾莎出生在一个叫锡亚翁加的小镇。从桃李岁月到花信年华,从南方省上凯富峡到东方省奇帕塔,四年来她跟随中国电建在赞比亚来回穿越800多公里,目前就职于赞比亚CLC132输变电线路项目。

 

小白:我只认识冰箱

“你会做饭吗?”

“不会。”

“你愿意学做中国菜吗?”

“我愿意。”

下凯富峡水电站是赞比亚40年来投资开发的第一座大型水电站,远离城市地处深山,即将开工之际,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紧锣密鼓,下凯富峡水电站供电线路工程项目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

2016年,这个刚过完20岁生日的女孩特蕾莎被录用。“当时项目上只有6名中方职工,没有厨师,我们每天工作早出晚归,吃饭也只能凑合。”供电线路职工杨峰林介绍道,他白天忙着现场,早晚还兼着厨师。

上班第一天,特蕾莎好奇得像是初进大观园的刘姥姥。“那个厨房虽然简陋,但是对我来说已经太棒了。”仿佛当时的紧张和好奇还在脸上,但又瞬间笑得前仰后合:“各种奇怪的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机器,整个厨房里除了冰箱之外我都不认识,至于用来干什么的怎么用的就更不知道了。”

“你不用紧张,有什么问题或者想学什么尽管问就行。”虽然杨峰林的英语表达并不是太好,但是特蕾莎听懂了。

她从最基本的切菜开始学起,这一课的初体验让她意识到中餐的与众不同和独特魅力,也使她对这份工作一见倾心。而第二天更是让她惊掉了下巴:“烩面——我简直看呆了,怎么拉这么长居然还不断,我都怀疑是口香糖做的。”她边说还边比划着拉面的动作。

“先放面粉,稍加一点盐……下次就这样做,记住了吗?”特蕾莎点头如捣蒜,但和面、醒面、时间等概念在她脑子里面一团浆糊。

赞比亚常见的烹饪方式就是炸和煮,调料只有盐和油。“我看到杨师傅做饭的时候这个倒一点那个倒一点,再看看旁边一堆的瓶瓶罐罐又傻眼了,我只能通过瓶子的形状、图案和顺序来辨别。”她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来熟悉,有时候还要通过尝来分辨:“花椒粉、辣椒面的味道可真是不怎么样呀!”

 “赞比亚的就业环境非常不好,更何况是女性,一些运气比较好的可能找到清洁工或者洗碗工的等一些打杂的活,大部分还都是待业。”特蕾莎说:“所以我非常珍惜这个机会,能够接触到中国菜,学会烤面包等技能,也是会让我受益终身的。”


进阶:我已经会做火锅了

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在她刚刚入职一个月的时候,杨峰林告诉她,现场施工正在大干,从今天开始,你自己做饭,我没时间再教你了。

她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紧张又激动:她终于可以尝试独立做中国菜了,但自己的水平到底行不行呢?

“那天我非常紧张,尽管知道他们下班的时间,我还是提前半个小时把饭菜都准备好了。”然后她就开始在厨房里踱步:这几个菜会不会咸了?汤会不会凉了?米饭有没有蒸熟?调料放的对不对啊……

等职工陆续进入餐厅开始盛饭,特蕾莎紧张地躲在厨房里偷看,屏住呼吸,心跳加速:第一口、第二口……“直到看到杨师傅对着我竖起了大拇指,我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下来。”她抑制住激动,回到操作间才兴奋地跳起来。

2018年初,赞比亚奇帕塔-伦达孜-查马132kv输电线路项目(即CLC132项目)正式开工,她也随着架线团队来到了离家800多公里的奇帕塔,随之遇到了人生中第一位专业的师父——王江伟。

“他特别厉害,什么都会做,味道特别好,而且不遗余力地教我。”来到CLC132项目之后,她开始了崭新的学习之旅。

据她介绍,当地的牛肉或者羊肉只放盐或者洋葱调味,“但中餐的鸡肉和牛肉都各有五六种做法,不同的配菜、调料、火候、时间能做出来不同的风格,就像是未知的排列组合,我觉得好神奇。”带着当初的热爱和激情,再加上王江伟不遗余力地传授,特蕾莎更加惊叹于中国饮食的博大精深。

“手擀面、拉面、包子、饺子、烧饼、胡辣汤等这些,她做起来已经轻车熟路了,最近又学会了做火锅。”王江伟笑着看着他的“得意门生”。

听到“火锅”两个字,特蕾莎又来了精神:“大家特别喜欢吃火锅,我也喜欢看他们吃火锅,一群人围在一起,笑声说话声和火锅的‘咕嘟’声交织在一起,这种感觉很幸福。”

“上次王师傅出去采购了不在家,我们几个一起给大家做了一顿火锅,好有成就感呢!”另一名帮厨娜塔莎说道。


冲刺:让他们从吃饱到吃好

在学习中国美食烹饪的同时,特蕾莎和她的当地小伙伴们爱上了中国美食,但又不禁好奇:“你说他们能吃得下希玛吗?”“应该会喜欢吧。”“那可不一定!” 几个小姐妹在后厨七嘴八舌的讨论了起来,得到王江伟的允许后,他们第二天就计划给项目中方职工做一顿别开生面的“惊喜午餐”。

希玛是当地人最喜爱的一种食物,由玉米粗面做成,是赞比亚最常见的主食。“它代表的是我们赞比亚的饮食文化,我们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同。”那天准备的希玛基本上被吃光,也让特蕾莎感觉到中赞人民之间的相互尊重和情谊深厚。

 “我们今天不吃希玛,吃中国的面条!”妈妈生日那天,她郑重宣布。“面条?不不不,我们不会吃的!”对未知事物的抵触使大家一致地反对。在质疑和好奇的目光中,她开始有条不紊地和面、擀面,炒番茄鸡蛋。

“你们不吃我吃啦……呲溜,妈妈这个真的很好吃,你们过来尝尝,真的!”四岁的妹妹尝了第一口之后,招呼家人分享并得到一致“五星好评”。

“生日的时候吃面条是中国的传统,寓意健康长寿。”特蕾莎还一本正经地讲起了她从中国同事那里听来的故事,原来,她早早地便记下了这一天,把中国食物和美好祝愿一起送给母亲。

“我很为自己的工作和职业感到骄傲,也许它微不起眼,但对我来说,意义非凡。”特蕾莎经常感叹:“我努力工作,不仅是对工作本身的珍惜,更重要的是对这个项目的感激。”

由于地处边境并且经济落后,东方省地区常年没有电力供应,1条305公里长的132kV输电线路和4条共计185公里长的33kV配电线路成了从东方省首府奇帕塔西变电站沿伦达孜至查马开关站沿线所有百姓翘首以盼的希望。

“我穿着中国电建的工作服,走在路上经常会被问到‘这个工程什么时候能完工啊,我们好期待家里能早点通电啊’,那时候我就会非常自豪,自己工作的公司承载着这么多居民的期望,也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特蕾莎喝了口水继续说道:“虽然我能做的有限,但是看到员工们都在起早贪黑地为项目竣工试运行奋斗着,中午都从来不回来吃饭,我就觉得更应该做好本职工作,让他们吃好,早日为奇帕塔-伦达孜-查玛沿线带来光明。”


_A0A4618.JPG


_A0A4628.JPG


_A0A4643.JPG